智慧礦山無人駕駛的步驟與好處
無人駕駛”在石料生產線中核心的應用場景是礦用卡車在采掘區、破碎站/中轉點、排土場/堆料區之間的重載和空載運輸。也可能包括輔助設備的自動化(如推土機、平地機、裝載機),但礦卡運輸是效益顯著、技術相對成熟的切入點。以下是搭建的關鍵步驟和主要好處:
一、關鍵技術架構與搭建步驟
1、環境感知系統
傳感器融合:為每輛無人礦卡裝備多種傳感器:
激光雷達:提供高精度3D點云,探測周圍環境、障礙物(車輛、人員、落石、坑洼)、道路邊界。需考慮礦區粉塵、振動環境選擇耐用的工業級產品。
毫米波雷達:在惡劣天氣(雨、雪、霧、粉塵)下穩定工作,探測距離遠,用于測速和障礙物檢測。
攝像頭:提供視覺信息,用于識別交通標識、道路標線(如有)、特定障礙物(如人員)及提供冗余。
高精度GNSS定位系統:提供車輛的絕對位置(經度、緯度、高度),通常需要RTK技術達到厘米級精度。
慣性測量單元:在GNSS信號短暫丟失時(如隧道、峽谷)提供航位推算,保證定位連續性。
車載計算單元:強大的車載計算機實時處理融合所有傳感器數據,構建車輛周圍的環境模型。
2、車輛控制系統
線控底盤改造:對傳統礦卡進行改造,使其油門、剎車、轉向、擋位等關鍵執行機構能夠接受電信號控制(線控化)。這是無人駕駛的基礎。
車輛控制算法:基于感知信息和路徑規劃,生成精確的控制指令(轉向角、油門/剎車開度),控制車輛平穩、安全、高效地行駛。
3、高精度地圖與定位
礦區高精度地圖制作:預先采集制作包含詳細道路信息(車道線、坡度、曲率)、關鍵點(裝載點、卸料點、交匯區)、限速區、禁行區等的高精度地圖(厘米級)。
實時定位:結合GNSS、IMU和激光雷達/攝像頭的地圖匹配技術,實現車輛在高精度地圖上的實時、精準定位。
4、路徑規劃與決策系統
全局路徑規劃:根據任務(從A到B),結合高精度地圖和交通規則,規劃行駛路線。
局部路徑規劃與決策:實時處理感知信息,動態規劃局部路徑,進行行為決策(跟車、超車、避讓、停車、起步),處理復雜場景和突發狀況。
5、車聯網與通信系統
可靠、低延遲、大帶寬的無線通信網絡:部署覆蓋整個礦區的專用無線網絡(如5G專網、LTE專網、Mesh網絡),確保車輛與控制中心、車輛與車輛、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實時、穩定通信。
V2X通信:實現車-車、車-基礎設施的信息交互(位置、速度、意圖),提升協同效率和安全性。
6、中央調度與監控系統
“大腦”角色:這是整個無人運輸系統的指揮中心。
任務調度:根據生產計劃(來自MES系統)、設備狀態、物料需求,智能分配運輸任務給合適的無人礦卡。
交通管理:監控所有車輛位置和狀態,優化路徑,避免擁堵和沖突(如在狹窄路段或交匯區)。
實時監控:顯示所有無人車輛的位置、狀態(速度、載重、油量/電量、故障信息)、作業進度。
遠程控制與干預:在必要時(如復雜異常情況),操作員可以遠程接管車輛控制。
數據管理與分析:收集所有運行數據(油耗/電耗、循環時間、故障記錄),用于性能分析和持續優化。
7、基礎設施配套
裝載/卸載點自動化改造:與無人礦卡協同,實現自動裝載(如通過激光掃描或引導系統定位)和自動卸料(精確定位到料口)。
路側單元:在關鍵路口或區域部署RSU,提供增強定位信息或交通信號。
安全防護:在危險區域設置電子圍欄,部署額外的監控攝像頭。
8、安全系統
多重冗余:關鍵系統(感知、定位、控制、通信)設計冗余備份。
緊急停車系統:遇到嚴重故障或無法處理的危險情況,自動觸發緊急停車。
碰撞預警與避免:基于感知數據實時計算碰撞風險并自動采取規避動作(制動、轉向)。
人員/設備檢測與避讓:專門算法用于識別礦區內的行人和工程機械,并確保安全距離。
遠程急停:控制中心可隨時遠程急停任何車輛。
9、測試、驗證與部署
分階段實施:通常先在封閉區域測試,然后小范圍試運行(如指定路線、少數車輛),再全面鋪開。
嚴格驗證:進行大量場景測試(正常、邊界、失效),確保系統安全可靠。
人員培訓:培訓操作員、維護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
二、搭建無人駕駛系統的好處
1、顯著提升安全性:從根本上避免了駕駛員在危險環境中的傷亡事故。無人系統嚴格執行程序,消除超速、違規操作、注意力不集中等人為因素導致的事故。傳感器系統能在人類難以察覺或反應的情況下更快做出安全響應。
2、大幅提高生產效率與穩定性:全天候運行,不受人員交接班、休息、疲勞影響,實現連續不間斷生產。優化行駛速度與路徑,避免人為導致的減速、繞遠路或怠速。中央調度系統優化車流,減少在裝載點和卸料點的排隊等待。運輸循環時間更短且更可預測,便于精確安排生產計劃。提高設備利用率,提升礦卡有效工作時間。
3、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大幅減少甚至完全省去卡車司機及相關管理成本。優化的駕駛行為可顯著降低燃油或電力消耗。平穩駕駛減少了急剎、急轉和顛簸對輪胎、剎車系統、傳動系統等部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降低維護頻率和成本。由于安全性大幅提高,相關保險費用有望下降。
4、改善工作環境與解決人力難題:將人員從枯燥、危險、高強度的駕駛工作中解放出來,轉移到更安全、技術含量更高的監控、維護、管理崗位。解決礦區環境艱苦、危險崗位招工困難的問題。
5、提升管理精細化與數據化水平:全過程數據采集,系統自動記錄所有車輛運行數據(位置、速度、載重、油耗、故障等)。精準分析與優化,基于大數據分析,可不斷優化運輸路線、調度策略、設備維護計劃,持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透明化管理,生產過程可視化程度高,便于監控和管理。
6、環保效益:通過降低燃油消耗和優化運行,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尾氣排放(對于電動礦卡,則優化用電)。優化的駕駛行為也可能降低部分運行噪音。
延伸閱讀
- 礦山管理平臺主要用來干什么的?
- 礦山管理系統軟件有哪些優勢?
- 智慧礦山建設的工作內容
- 關于數字化礦山系統的實施意見
- 礦山智能化管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
- 智慧礦山管理系統的應用場景與作用
- 什么是智慧礦山和智能礦山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 礦山自動化設備系統都有哪些?作用是啥?
- 數字化礦山是什么意思?數字化礦山的建設內容有哪些?
- 智能化礦山的理解和發展方向
- 礦山智能化的關鍵設備及作用
- 礦山DCS智能控制系統方案
- 什么是智慧礦山?
- 礦山智能化建設實施方案
- 礦山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
- 骨料生產線自動控制系統的作用與優勢
- 砂場管理系統軟件的類型與模塊
- 智能礦山建設計劃
- 礦山智能化系統的核心系統及其作用
- 礦山智能化標準體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