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礦山解決方案有哪些?
礦山(砂石骨料礦山)的智慧化建設是礦山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旨在通過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云計算、自動駕駛等技術,實現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生產運營。以下是一套典型的智慧化建設方案核心內容:
一、基礎支撐層建設
1、高速通信網絡覆蓋:部署5G專網、工業Wi-Fi6、光纖環網等,實現礦區全域、全生產環節的高速、低延時、高可靠網絡覆蓋。在關鍵區域部署邊緣計算設備,滿足實時性要求高的業務處理需求。
2、智能感知體系:設備狀態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運行狀態。定位與導航系統,對人員、車輛、設備進行實時精確定位與追蹤。應用自動稱重系統、在線粒度分析儀等,實現產量、質量的實時在線監測。
3、礦山數字孿生底座:構建高精度三維地質模型,精確刻畫礦體分布、品位、夾層等信息。建立礦區地表、地形、設施的高精度實景三維模型。對固定設施進行建模,并與地質模型、實景模型融合。
二、生產運營智能化核心應用
4、智能爆破設計與優化:基于地質模型和爆破目標,利用智能算法進行炮孔設計、裝藥量計算、起爆網絡優化,提高爆破效果,降低大塊率和粉礦率。
5、智能采礦調度與配礦:基于實時定位、礦量品位信息、設備狀態、道路狀況,智能調度挖掘機和礦卡,優化運輸路徑,均衡各破碎口供料。根據工藝要求和粒度分布,實時計算采掘和配礦方案。
6、破碎篩分智能控制:根據入料粒度、硬度、含水率變化,利用AI算法自動調整破碎機排礦口、給料速度等參數,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基于設備運行狀態監測數據,實現計劃性維修,減少非計劃停機。
7、智能物流與倉儲管理:實現車輛自動識別、排隊調度、無人值守稱重。利用掃描設備定期掃描料堆,精確計算庫存量;結合銷售訂單,優化堆取料作業。智能裝車系統實現快速、精準裝車。
8、生產過程可視化與集中管控:建設大型綜合監控大屏與平臺,實現生產狀態、設備狀態、安全環保狀態、能源消耗、關鍵指標的“一張圖”實時監控。可通過移動端隨時隨地查看生產、安全、設備等信息。
三、安全與環保智能化
9、人員安全智能管控:實時掌握人員位置,對進入危險區域自動報警。人員佩戴智能安全帽,實時監測周邊環境風險。自動識別人員未佩戴安全帽、違章作業、車輛超速、疲勞駕駛等行為,實時預警。
10、邊坡穩定性智能監測預警:集成GNSS、雷達、傾角計、雨量計等多源數據,利用AI模型分析邊坡位移、形變趨勢,實現滑坡風險的早期精準預警。
11、環保智能監測與治理:實時監測粉塵濃度,超標時自動啟動噴淋系統,并與生產設備聯動。對廢水進行智能處理與循環利用監測。實時監控噪聲,評估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確保環保設施有效運行。
12、智能應急指揮:基于GIS地圖和實時定位,在發生事故時快速定位人員、車輛,規劃救援路徑,實現可視化應急指揮調度。
四、管理與決策智能化
13、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整合生產執行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安全管理系統、能源管理系統、物資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等,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
14、大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分析數據,優化參數、配礦方案、生產計劃排程。精確核算各環節成本,找出降本增效點。預測設備故障、市場需求變化等。自動生成各類生產、環保、能耗等績效指標報表。
15、能源智能管理:實時監測全礦能耗(電、水、油),分析能耗結構,識別高能耗環節和設備,實施優化控制策略,降低單位產品能耗。
五、關鍵技術與設備支撐
1、無人駕駛礦卡/挖機:在條件成熟的礦區,逐步應用無人駕駛技術進行運輸或采掘作業。
2、無人機巡檢:定期自動巡航,進行地形測繪、料堆盤點、設備/設施(如高壓線、皮帶廊)巡檢、環保巡查等。
3、機器人應用:探索應用巡檢機器人、清堵機器人等,替代人工進行危險、繁重作業。
4、云計算與AI平臺: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撐和算法模型服務。
實施建議
1、總體規劃,分步實施:根據礦山實際情況(規模、基礎、預算、痛點),制定清晰的智慧化建設藍圖,明確階段目標和建設內容,避免盲目投入。
2、標準先行,數據驅動: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規范,確保系統互聯互通。高度重視數據的采集質量和應用價值。
3、業務協同,流程再造:智慧化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管理變革。需要梳理優化業務流程,使之與智能化系統相匹配。
4、人才培養,持續運維:加強人員培訓,培養具備數字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隊伍。建立完善的系統運維和持續優化機制。
5、安全可靠,風險可控:高度重視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系統穩定性,確保智慧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6、選擇可靠伙伴:選擇在礦業智能化領域有豐富經驗和成功案例的技術服務商進行合作。
智慧石料礦山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核心目標是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和能耗物耗、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