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場承包資源稅怎么算?
承包砂石場的資源稅計算需綜合法律規定、地方政策及合同約定三方因素,需結合具體礦山地質條件實施,注意河道采砂項目需同步計算資源費,避免重復計稅。詳細解答
詳細解答
承包砂石場的資源稅計算需綜合法律規定、地方政策及合同約定三方因素,以下是關鍵計算邏輯和實操步驟:
一、資源稅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稅銷售額×適用稅率
拆分說明:
計算要素 | 具體規則 |
應稅銷售額 | 承包期內開采的砂石原礦銷售收入(含對外銷售金額或內部結算價) |
適用稅率 | 省級政府制定(2023年主流區間:2%-8%)例:湖北5%、江西6%、貴州3% |
注:若銷售價偏低(如關聯交易),稅務將按當地市場均價核定銷售額。 |
二、分場景計算示例
場景1:直接銷售原礦
數據:月開采量10萬噸×銷售價50元/噸×當地稅率6%
應納稅額:10萬噸×50元×6%=300萬元
場景2:加工后銷售(精算節稅)
數據:
開采原礦10萬噸→經加工得成品骨料7萬噸(成品率70%)
廢石3萬噸→30%用于制磚(免稅)
節稅操作:
1. 成品骨料計稅:7萬噸 × 60元/噸×6%=252萬元
2. 廢石制磚免稅:3萬噸×30%×0元=0萬元
3. 總稅負:252萬元(比未拆分節稅48萬元)
三、承包模式下的處理
稅負承擔方式(合同條款)
模式 | 計算公式 | 風險提示 |
礦權人代繳 | 承包商支付:開采量×結算價×稅率 | 需取得完稅憑證原件抵賬 |
承包商代繳 | 實際繳稅:銷售額×稅率 | 合同須約定預繳返還機制 |
綜合承包價包稅 | 總承包價含稅(需剝離稅負) | 稅率上漲時成本失控 |
公式參考:若采用代繳模式:承包商實付金額=開采量×(合同結算價-資源稅稅率×市場均價)
四、須掌握的3個節稅技巧
1、剝離土方扣除
向稅務局備案剝采比(如1:0.6),僅對凈礦石量計稅
節稅案例:總開挖量100萬噸→核準剝采比40%→應稅量=60萬噸
2、伴生礦分計
若含粘土、石英巖等伴生礦,按各自稅率分開核算
稅率差異:粘土(1-5%)、石英巖(2-6%)
3、政策性返還
地方產業扶持:如安徽某縣返實繳資源稅的40%(需年產量50萬噸)
五、承包前核查清單
1、查驗采礦權人資質:
其無資源稅欠繳記錄(避免連帶責任)
2、確認地方稅率:
通過當地稅務局官網或致電12366查詢新稅率
3、測算歷史稅負:
調取礦山近12個月《資源稅納稅申報表》計算噸稅成本
4、合同稅務條款審核:
檢查:稅率浮動條款、完稅憑證移交機制、審計權條款
總結實操步驟
第一步:查詢項目所在地新的資源稅率(省自然資源廳/稅務局官網)
第二步:根據承包模式選擇計算公式(代繳/包稅制/分離制)
第三步:談判確定剝采比抵扣及廢石免稅方案
第四步:在合同中固化稅責條款(建議采用“代繳+浮動上限”模式)
風險預警:
河道采砂需額外繳納砂石資源費(費率為資源稅30%-50%)
若承包到期后續簽,需重新備案剝采比(政策期通常3年)
建議:優先選擇浙江、廣東等實行綜合征收率的地區(如銷售額9.5%包干),可大幅下降核算復雜度。承包前需聘請礦業稅務律師審核合同!